蘋果打算取消30%的打賞抽成,可能是被逼的
7月19日,根據澎湃新聞援引多家中國互聯網公司高管的消息稱,蘋果公司正在考慮允許用戶向原創作者“打賞”時,不再強制通過蘋果應用商店(App Store)的“應用內購買”(In-App Purchase,簡稱IAP)機制進行。
這意味著,始于4月19日iOS版微信公眾平臺關閉贊賞功能,后來不斷擴大范圍到微博、知乎、陌陌、今日頭條、映客等各種直播平臺的打賞抽成鬧劇面臨著轉機。
蘋果曾堅稱,通過虛擬貨幣的打賞,應當被視為應用內購買,蘋果將從中提取30%的分成,而且必須走蘋果支付渠道。
這一霸王條款被戲稱為“蘋果稅”。
后來除了微信,上述幾家平臺基本上都向蘋果妥協了,專門更新了一個版本以符合蘋果的IAP機制。
蘋果的行為在國內引起了強烈的反彈。不少網友威脅不再購買iPhone或其它蘋果產品,在媒體和輿論的報道中,蘋果成了霸權者。
比如有個叫趙占領的“知名IT律師”就稱,蘋果此舉是為了強制推行自己的蘋果支付產品,涉嫌濫用其在iOS操作系統的市場支配地位,“建議國家工商總局及時啟動反壟斷調查。”
根據澎湃新聞獲得的一份擬發布的更新版《App Store審核指南》,蘋果近期計劃在其現有的打賞規范下,增加了一條內容——
“app可讓個人用戶能夠在不使用app內購買的情況下,向另一位個人贈予P2P貨幣式禮物,但需滿足以下條件:a) 贈予者完全自主的決定是否進行贈予,b) 獲贈者收取100%的禮物金額,c) 禮物沒有對應或包含接收任何數字內容或服務。”
這份附加條款可能并不是蘋果心甘情愿的。澎湃新聞報道稱,一家互聯網公司高管向其透露,中國監管部門接到了舉報,正在就打賞一事約談蘋果。
5月份,《華爾街日報》曾報道稱,一家公司向工業和信息化部匯報蘋果抽成一事,但當時工信部回應稱,不會介入。
至于舉報蘋果的是哪家企業,目前無從得知,不知道是不是上述幾家企業中的一個。
中國市場對蘋果的重要性已經不需要描述了,庫克為了在中國多賣iPhone每年往中國跑那么多次,又是去清華串訪,又是去車間看望,又是去深圳的雙創,又是見各種政府官員……
所以,有些聰明的互聯網企業非常明白一個現實,蘋果要想在中國繼續做生意,就得遵守中國的規矩,你那破《App Store審核指南》算什么?舉報你。
孩子一有了委屈就跑到家長面前哭,說“XX欺負我了”,家長護犢心切,就跑來找XX,甚至把XX揍一頓為孩子出氣。典型的中國家長式管理。
估計iOS版微信打賞功能即將重新上線,歡呼的是個人內容創作者(企業注冊的微信號是不具備打賞功能的),他們終于可以繼續“坐以待幣”了。
從一開始就沒有妥協的微信,或成了最大的贏家。
同類文章排行
- 名家計劃再推進,UC的焦慮能夠得到緩解嗎?
- 美團回應清真食品箱,稱是代理商私自制作
- “金句王”孫宏斌這兩天都說了啥?
- 李嘉誠投資的那家人造蛋企業,董事會為何集體
- 如果共享經濟走上了O2O的老路,會怎樣?
- 賈躍亭和生態化反的“遺產”
- 網貸個人債權轉讓或被叫停,它究竟有沒有風險
- 央視點名蘇寧投資國際米蘭:拿國內錢揮霍有洗
- 用五個問題審視,你跟這個時代的距離有多遠?
- 寧德時代或將助力蘋果繼續造車?
最新資訊文章
- 如果共享經濟走上了O2O的老路,會怎樣?
- 寧德時代或將助力蘋果繼續造車?
- 中國為什么出不了“迪士尼”?
- 美團回應清真食品箱,稱是代理商私自制作
- “金句王”孫宏斌這兩天都說了啥?
- 連換2次背景板,萬達融創下午上演狗血劇情
- 名家計劃再推進,UC的焦慮能夠得到緩解嗎?
- 李嘉誠投資的那家人造蛋企業,董事會為何集體
- 當用戶已對文案免疫,如何讓他眼前一亮?
- 賈躍亭和生態化反的“遺產”
- 廣州宣布的“租購同權”意味著什么?
- 蘋果打算取消30%的打賞抽成,可能是被逼的
- 央視點名蘇寧投資國際米蘭:拿國內錢揮霍有洗
- 創業維艱 孫宏斌:想做大買賣,就不能算計
- 用五個問題審視,你跟這個時代的距離有多遠?
- 馬云談中美關系:不要為了昨天的問題而制裁明
- 網貸個人債權轉讓或被叫停,它究竟有沒有風險